新华社研究院> 中国记者> 正文

“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的深度融合

——“中国天眼”系列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09 16:10·中国记者
分享至:
作者:欧东衢

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一双慧眼,能够帮助人类最大限度地接近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的终极命题。中国科学家们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里建立了“中国天眼”。可以说,“中国天眼”也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


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远超此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从2008年奠基,到“中国天眼”进入成果爆发期,我以记录者的身份,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第一块反射面板安装,到4450块反射面板安装完成;从项目初见雏形,到宣布落成启用;从首次发现脉冲星,到发现6600余颗脉冲星;从通过国家验收,到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就像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也见证了“中国天眼”从啼哭落地到蹒跚学步、最终成为青年才俊、国家栋梁的全过程。


在长达14年的时间中,对“中国天眼”的融合报道每次都能推陈出新,给受众提供不同以往的新闻产品。对天眼来说,它面对的是“看不完”的宇宙,对于我来说,我面对的是“拍不够”的天眼。


总结这些年的“中国天眼”报道,“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天眼”系列报道能够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用灵感点亮“中国天眼”


数年追随,在“中国天眼”的维护保养期间,我走遍了“中国天眼”周边的群山,拍摄了各种气候条件、各种光线环境下的“天眼”。


在见证“中国天眼”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怎么才能拍摄到不同常规、充满想象力的精彩照片。


建设“中国天眼”所用的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这4450块反射面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这样无论是降雨,还是从空中飘落的细小灰尘,都会通过小孔落下去,而不会在“天眼”内部积聚下来。


在让降雨和灰尘落下的同时,光线同样能穿过小孔到达我们的相机。这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心中产生了—对“中国天眼”进行光绘摄影,点亮“中国天眼”。


2016年6月27日,“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即将安装完成。我在“天眼”旁的观景台上,慢慢看着夕阳从背后落下,满天繁星从我的右前方出现。施工车辆在“天眼”内部往来不绝,馈源舱位置灯火通明。


在长达20分钟的长时间曝光后,我拍摄到了这样一张充满“奇幻色彩”的照片。


络绎不绝的施工车辆为“天眼”的内部道路勾勒出美丽的光轨;“天眼”中正在安装的“眼球”部分闪闪发光;检修人员绿色激光笔的光线透过反射面板进入我的相机;远处的繁星画出美丽的星轨……更不可思议的是,远处正在建设的“天文小镇”将远处的天空渲染成奇幻的紫红色。


在这张照片中,星空、车辆都变成了画笔,为中国天眼勾勒出绝美背景。


这张照片的成功之后,我发现,一张成功的“天眼”照片,应该同时具备“新闻性”“艺术性”,能带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在喀斯特洼地里建一个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作为全人类眼睛的延伸探索宇宙光年之外的秘密,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想象力的事,而成功的“天眼”照片,也同样应该具有这样的想象力。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启用。此后,要想实现点亮“天眼”这个想法,实施起来其实非常困难。为了让望远镜能“安静”地仰望星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划出了方圆近30公里的电磁波宁静区。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不能带入电磁波宁静区内。这也给我们的拍摄提供了难度,要想拍摄,只能在每年的“天眼”维护保养期间进行。


而随着“中国天眼”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天眼”现在基本上是白天维护保养,晚上又继续进行观测任务,能在夏季晴朗的夜空碰上一次夜间维护保养的拍摄机会,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了。


2020年1月,在“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时,我正好遇到了“中国天眼”夜间维护保养的拍摄机会。


随着拍摄窗口期到来,新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夜间的“中国天眼”由于没有任何辅助照明装置,在完全漆黑的夜空下,目前的相机宽容度很难同时将夜空和“天眼”同时拍摄清楚。


带着这个问题,一个想法油然而生:能不能用类似于闪光灯对被摄物体补光的方法对“中国天眼”进行补光拍摄,用灯光来点亮“中国天眼”。


拍摄时间如期而至,在冬季的夜空之下,我站在观景台上,用探照灯从天眼的左侧上方向下进行补光。拍摄时,满月从云层中出现,血色的月光照亮了“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探照灯将“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连接处点亮,整个“天眼”就像是在星辰大海之中展开征途,为人类寻找人类命运的诗和远方一样。

图片2016年6月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用思考拓展报道视野


在十多年的采访拍摄中,我一直没有把“天眼”当作是纯粹的机械装置来拍摄。


“天眼”,这是多么形象的词语啊。就像躲在贵州群山之中静静观察宇宙的一只“观天巨眼”,“天眼”也仿佛就是全人类眼睛的延伸。它能刺穿“光年之外”,能洞悉宇宙“前世”,是个身在洼地、心系深空的“天空实验室”。


它也可以验证和探索困扰人类很久的宇宙奥秘,比如引力理论验证、星系演化、恒星和行星起源,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


不仅是功能上的相似。从500米的高空向下俯瞰,无人机视角下“天眼”的名称如此形象。馈源舱是眼球,反射面板是视网膜,圈梁部分是眼眶,周围的六座支撑塔是眼睫毛、群山构成了它的眼睑——当夕阳西下,反射面板映射出金色的余晖,再没有比这样的场景更能形象表达“火眼金睛”的意思了。


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观测申请。在这个时间节点,我再次得到了在夜间拍摄“中国天眼”的机会。


在之前的拍摄经验中我发现,“天眼”的反射面板连接处在某个角度的光线照射之后,会反射出如同繁星的光泽。于是,我在夜幕降临时进入“天眼”内部,用强光手电筒补光进行拍摄。当漆黑的夜空被手电筒撕开一角时,反射面板的连接点熠熠生辉,仿佛群星闪耀。


可以说,眼前这个场景,和莫扎特的《魔笛》舞台效果一样绝美。“天眼”的测量基墩仿佛在黑夜变装,瞬间变身歌剧之王,在舞台中央,伴随着漫天繁星,为你演绎出人类最伟大的绝唱。


2022年,“中国天眼”进入成果爆发期。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我在2022年7月24日的夜晚,再次利用难得的维护保养机会对“天眼”进行拍摄。而这次,我也决心挑战自己,拍摄前所未有的“天眼”照片。


我在现场同时架设了4台相机,通过快门线对它们进行控制。恰逢残月,夏季晴朗的夜空中银河倒悬,如同满天繁星在一瞬间倾泻而下,灌入中国天眼。


架设好相机后,银河升到“天眼”上方,我将无人机当作画笔,以天空为画布,依照“天眼”的形状在天空画圈,用无人机“光绘”的手段点亮“中国天眼”。


由于现场没有任何辅助照明,无人机的自动环绕功能完全失效。我们只能采取手动环绕的方式来对“中国天眼”进行光绘。


而且,拍摄星空如果曝光时间太久,星空就会出现明显的拖尾,破坏整体画面美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快门速度在30秒左右完成。


在现场进行多次尝试之后,这张通过无人机“光绘”拍摄的照片终于完美呈现。


这是多么奇幻的夜景啊,银河之下,“中国天眼”上方出现一个和“天眼”同样形状的光环,就像是星空中一枚巨大的戒指;就像是人类和“地外文明”的一次亲密接触;就像是“中国天眼”从群山之间拔地而飞,停留在天空之中……

图片2021年3月2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 (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用技术实现深度融合


14年中,与“中国天眼”的建设和取得科技成果相伴而生的,是媒体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也让受众离新闻现场更近。


“中国天眼”,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可以说,所有的新技术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用武之地。数年来,我尝试过通过无人机技术拍摄“上帝视角”下的“中国天眼”、尝试过以无人机光绘技术点亮“中国天眼”、尝试过用VR视频和VR全息摄影技术带领受众进入“中国天眼”内部一窥究竟。今年7月,我们首次尝试用“穿越机”穿越“中国天眼”的“前世今生”。


8月7日,新华社独家播发了深度融媒体产品《跟着穿越机,鸟瞰“中国天眼”》。在这组报道中,新颖的穿越机技术以“第一视角”带领读者翱翔于天空、“穿梭”于克度镇天文小镇和“中国天眼”之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天眼”的宏大全景和细节之美,了解其建造历史和突出成效。视觉效果酷炫,富有冲击力。


此外,本组稿件还以穿越机、特效视频、海报等方式,融合了贵州分社数年来积累的大量“中国天眼”图片,结合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空间轴“飞跃”,时间轴“穿越”,开创了新华社独创、天眼追踪的最全视角。稿件播发后,话题#沉浸式穿梭中国天眼#进入微博当日热搜榜单,获人民日报、环球日报微博转发,B站播放量17.8万。稿件同时还在海媒平台全方位播发和展示。


从2008年奠基,到如今“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新华社贵州分社全程见证了“中国天眼”的每一个关键瞬间。从中国天眼奠基之日开始,14年来,新华社贵州分社前后百次全方位拍摄“中国天眼”,其中多数报道是独家报道,是全景式表现新时代科技创新重大成果的代表作品。


从“中国天眼”系列报道的历程看。长期积累打下坚实的内容基础,用创意和灵感赋能拍摄手段,用美学探索拓展报道思路,最后通过新技术实现媒体融合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获得融合报道的成功。(作者系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