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中国记者> 正文

从主流外媒寻求国际传播新突破的方向和路径

2024-02-01 09:13《中国记者》
分享至:
作者:赵文才

如何在西方主流话语体系当中,展现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是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我们要积极挺进西方主流话语场,通过在外媒刊文发声,“借船出海”,实现国际传播新突破。

2023年下半年,在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下,新华社国际部大胆尝试、精心谋划,在挺进主流外媒话语场中,取得实质性突破:由新华社国际部英文记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The Diplomat)全文刊发涉美、涉印两篇署名文章。文章发表后,在西方话语场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迈出了通过抢占主流外媒版面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后续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实现更长效突破,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挑战与实践:深入外媒阵地,借西方载体阐释中国逻辑

国际传播工作应注重“立破并举”。其中所谓“破”即澄清不实言论,破除偏见谬误;而“立”则是指阐释逻辑原理,传递理性声音。主流外媒既是西方精英话语圈层的根据地,也是西方涉华观点生产与对华形象塑造的大本营。不少对中国形象产生巨大冲击的负面言论和观点,都是从主流外媒处“滋生”。因此,要在精英话语圈层,实现国际传播“立”的突破,挺进主流外媒是势在必行,也是事半功倍的必要之举。

对于中国媒体人而言,想要在对中国存在固有偏见的外媒,尤其是主流西方外媒中发声谈何容易。正如《外交学人》主编香农·蒂耶兹在与作者联络时介绍,除语言因素以外,西方媒体和受众对中国官方媒体人的观点往往保持一定警惕戒备心理,因而在文章选择上会更加谨慎和挑剔。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数以百次计的尝试,20237月,我们用一篇基于作者亲身经历写就的英文特稿,首次打动《外交学人》的编辑,并在该刊物上成功刊发新华社记者署名文章《我在申请驻印工作时遭遇了什么》(A Firsthand Account of the China-India Journalist Visa Spat)。文章以作者第一视角切入,理性阐述了印度对我记者在申请常驻签证时百般刁难的事实,强调我对印政策是对印方所作所为的合理回应,并呼吁印方以理性成熟的心态,看待中印关系。

此后,基于前期与相关编辑建立的联系,我们于10月再次在该刊物刊发涉美署名文章《谁才是美国对华敌视政策的第一批受害者》(The First Casualties of US Hardening Toward China)。

在文中,记者以身边一个从不关心国际政治的商人,现在却开始抢购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希望了解美国对华地缘战略这一故事性细节展开,逐步梳理论证美国对华政策正呈现出警惕性愈强、敌意愈深的趋势。

文章写道,尽管美国此举意在所谓“去风险”,但现实却是美国对华出台的一系列敌视政策,不仅正在关上两国经过数十年努力才打开的一扇扇沟通交流之门,且最先伤害的恰恰是中国民众当中对美国保持最理性认知和良好印象的那批人。文章认为当这些正在读《大棋局》的人最终意识到自己仅被美国当做地缘政治中一枚随手可弃的棋子,其很可能从中国最亲美的群体,转变为最坚定的反美者,那不仅意味着美国将失去其在中国最后一批支持者,也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

两篇署名文章,都是通过鲜活生动的个体故事,来阐释中国立场背后的现实逻辑与理性思考,刊发后都被《外交学人》置于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展示,并在相关国家的政府、智库、高校以及媒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探索与突破:以“人文视角+理性表达消除身份偏见,赢得话语主动

在外媒刊文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在于,我们的文章必须要首先赢得外媒编辑的信任,才能有露面的机会,换言之,就是文章的评判标尺,直接掌握在外方手中。在向西方主流媒体投稿过程中,我们摸索出的经验是,要突破外媒对中国媒体人的身份偏见,相信我们的观点,并愿意为我们提供阐释观点的版面和平台,需要以基本的人文视角切入,以能最大限度引起共情的生活场景,来逐渐引入对观点和立场的表达,从而获得信任。

也正是基于这一经验,我们才能成功破除外方对我官媒记者身份的固有偏见,初步实现了以下突破:

——近年首次以我官方媒体记者身份在海外主流媒体版面发声。

在与外媒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外媒对于我官媒记者的身份往往较为警惕,一些同事在尝试突破外媒的过程中,会被直接或隐晦要求隐去“新华社记者”身份。

我们此次发文,明确了作者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据《外交学人》编辑介绍,这是近年来该刊物首次接受由中国官媒记者直接署名的观点类文章。而通过网络搜索和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这也是近年来国内首次有官媒记者以公开身份在外媒版面刊发文章。

之所以有亮出新华社记者身份的底气,是因为在新华社领导指挥下,我们对外媒的语言风格、行文特点、立论角度等都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吃透并坚守我基本对外立场前提下,精准把握外媒信息传播特点,用心挖掘故事、精心打磨逻辑,形成的文章兼具可读性、观点性和可信性。

与此同时,亮明身份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众多外媒认为我“官媒记者文章都是宣传品”的刻板认知,为后续继续开展相关工作争取空间,改善西方受众对我官方媒体的偏见。

——初步尝试以“故事+观点的外媒报道形式完整呈现我立场逻辑。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报道中的涉华信息往往存在片面解读、断章取义等现象,很少能够完整阐释中国立场背后的基本逻辑。

署名文章充分借鉴外媒文章写法,从生活细节切入,通过亲身经历以及周围朋友的遭遇,层层递进、夹叙夹议,在故事中融入观点和批判,完整呈现出我对美、对印外交立场背后的现实逻辑与考量。

从文章播发后产生的传播效果来看,这类见人见事、细节丰富、故事性强的文章,在阐述立场、传递观点方面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步验证了抢占主流外媒版面对于我提升外宣工作成效的作用。

《外交学人》等知名西方媒体杂志,往往拥有大量官员、学者等精英受众,对于西方社会话语体系以及政策制定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此次刊发署名文章,初步验证了这类媒体对于精英人群的触达能力和影响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文章播发后,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均受到广泛关注。世界贸易组织项目官员、国际安全智库苏凡集团高级情报分析师、英国安全事务专家、美国知名高校政治系主任、新加坡独立政策分析师、印度前海军官员以及我外交官员等均通过不同方式和平台,转发文章观点或参与文章互动。

由奥地利前总理科恩和德国前副总理勒斯勒尔成立的欧洲智库在其机构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专门撰文推荐专栏文章,称正如作者所说,大部分中国人希望与美国和平相处,但美国对华政策的敌意正消解中国民众对美国保留的最后一丝希望与好感,“文章为我们了解中美关系在当下的重要性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珍贵见解”。

文章在社交媒体平台也获得了良好的互动传播效果。在脸书、推特上的总浏览量突破300万,多个粉丝量超过百万的V”转发或评论文章观点,来自美联社、《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的记者,也纷纷参与文章互动。

此外,在与外媒的沟通过程中,我们还初步建立了与《外交学人》《外交政策》《南华早报》等部分海外知名媒体编辑的联络渠道。这类联络一方面能给我们后续进一步拓展外媒发稿平台和发稿体裁提供资源和便利,另一方面,也能为我们后续进一步了解外媒报道特点以及海外受众信息需求,提供参考借鉴。

三、方向与路径:立足中国实践挺进西方主流舆论阵地是一道长期课题

打破传统西方媒体精英话语圈的“铜墙铁壁”,挺进西方主流舆论阵地,是国际传播工作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方向,也是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长期课题。

第一,要从中国大地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积累素材。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彰显。外媒之所以会对我们的文章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外界尤其是西方希望了解我们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我们之所以成功在《外交学人》刊发文章,也正是因为坚持了立足中国实践这一原则,在对印和对美相关议题中,找到了能较好展现我立场逻辑的中国故事。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根深深扎在中国这片土地当中,从中汲取养分、积累素材。

第二,要在西方话语与中国观点之间力求精准平衡。我们在争取通过外媒版面传递观点的同时,要对外媒通行的叙事方式、思维逻辑有更为精准的把握。在与外媒交涉沟通中,我们也发现,一味观点输出或说教,很容易触发受众的排斥心理,导致文章被拒。开展国际传播就是要宣介中国的立场和声音,这就要求我们在西方话语与中国观点之间找到平衡。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外媒编辑作为文章的第一读者,通过编辑对于文章的反馈,对两者进行调整权衡,这也会客观提升我们的对外叙事能力。

第三,要以建设性视角讨论焦点议题。对于当下焦点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有助于我们的观点获得外媒接纳,但需要清楚的是,外媒之所以愿意接受我们的观点,其根本落点还是要服务于其读者所在的国内议程。所以,要通过换位思考,从对目标读者而言具有建设性或启发性的视角,对问题进行阐释。例如,在《谁才是美国对华敌视政策的第一批受害者》一文中,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批判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但切入和探讨的角度并不是敌视政策对于中国或者世界的负面影响,而是其对于美国自身根本利益的冲击,这种角度对于《外交学人》所在的美国而言,即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讨论视角。

第四,要通过广开言路,让更多人走出去壮大声势。尽管我们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但要真正使在外媒发声成为推动我国际传播工作的有效力量,还需要更多的发声空间和更多人的加入。国内媒体有许多既了解中国逻辑,也熟悉西方话语的传播人才。如果让这些人走出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不同维度占领西方主流媒体的版面,那将在国际话语场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传播声量。

第五,要关注文章以外的因素。在向主流外媒阵地挺进过程中,所选择外媒对中国的态度、其本身的文章风格以及与编辑的熟悉程度,都可能成为决定我们投稿刊文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对这些文章以外的情形加以考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际部)

                                                                                                                              编  马昌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