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国家高端智库> 正文

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两把钥匙

2022-11-10 16:32·“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
分享至:
作者:杨明伟

图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在“红厅论坛”主题研讨会上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时,明确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他同时强调,我们就是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在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

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连在一起的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步步走来并全面深化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是随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逐步深化的。自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以来,始终坚定地沿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清晰目标前进。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一开始就按照一个一个的五年计划(规划)和一段一段的远景目标设想,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逐步朝着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尽管我们最初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但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是确定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早在1964年,在研究第三个五年计划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再用15年时间,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更高的起点上从十九大开始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确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重申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

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关系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历史已经证明并还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历史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也不可逆转。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我们党对自己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由来已久。

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状况的一个基本设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扛起了解决这个基本问题、实现这个基本设想的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提出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 “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不断提醒人们:“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提到了突出位置,着重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自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中国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准备了条件。

可以肯定地说,能举全党全国之力让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真正能够实现;而带领人民由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承担这样的历史重任,最终解决这个重大课题。(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


本文摘自作者在“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