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新闻史研究> 正文

新华社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021-07-01 00:00·新闻史研究
分享至:
作者:万京华、王会

新华社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历史地位与独特贡献

万京华 王会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党的百年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党所领导和创办的媒体数量众多,新华社无疑是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新闻机构。新华社全称为新华通讯社,前身为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更名为新华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新华社所走过的90年风雨历程,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新华社始终都是党中央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喉舌”“耳目”“智库”。新华社9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史的一个缩影。

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记录者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古今中外,任何政党要夺取和掌握政权,任何政权要实现长治久安,都必须抓好新闻舆论工作。新华社的历史基本上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

1.吹响烽火革命岁月的战斗号角

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用无线电台播发新闻的通讯社。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关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文件。之后,来自红中社的消息开始源源不断地登载在各个根据地的报刊以及一些党在白区的地下报刊上。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新华社当晚抄收到有关消息,时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负责新华社工作的廖承志看到消息后,立即安排向仲华和左漠野将此情况以及消息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完消息之后,要求新华社继续抄收这方面的消息,不要遗漏,有什么消息,随时送来给他看。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新华社即受权播发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及时传播了党的声音和主张。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格外重视新华社的工作。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新华社撰写了大量新闻作品,包括消息、评论、社论、声明、发言人谈话、广播讲话等。此外,经他修改的新华社稿件数量更多。这些作品写于革命发展的重大转折关头,是人民革命领袖运用新闻武器指导革命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指导性。对于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曾以党中央转战陕北时期为例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2.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从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通讯社,成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承担着统一发布国家重要新闻的职能。

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新华社记者不畏艰险,深入采访,充分报道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新华社播发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等新闻名篇,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新华社的参考报道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对其作出了大量批示,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1953年1月16日,毛泽东在新华社《内部参考》征求意见表上写下批语:“我认为此种内部参考材料甚为有益。”

3. 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发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华社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满腔热忱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出了时代强音。

从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到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报道;从对中国农村改革的坚定支持,到对十年“文革”进行批判和反思;从为各项改革大力鸣锣开道,到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新华社记者坚持实事求是、传播真理,坚持深入调查研究,采写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报道。《中共北京市委宣布一九七六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历史的审判》《农民都夸三中全会政策好》《中南海的春天》《一号文件要管“二号文件”》等被媒体广泛采用,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有力推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大背景下,新华社的新闻报道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红色气质》《领航》《送你一张船票》等一大批融媒体产品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奠基者

新华社于党的历史发展最艰难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其组织机构和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新华社业务曾经包括通讯社、报刊、广播等多种形态,不同业务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也有各自的独立性。这种兼容并蓄的历史发展特征,使新华社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摇篮,滋养孕育了一些新的机构,也培养输出了大批优秀新闻干部。

1.新华社与党报同成长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应运而生,与次月创刊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同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新华社历史上先后与《红色中华》(后改为《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共为一个组织机构。它们都曾是党中央机关报。特别是1941年5月创刊的延安《解放日报》,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对解放区新闻事业影响深远。在从红中社到新华社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党报和通讯社长期相互依存,共同成长,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

新华社与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之间的联系和渊源也很深。《人民日报》1948年6月创刊时,同时也是新华社华北总分社,而它的前身《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也同时是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和晋冀鲁豫总分社。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与人民日报社的地方分支机构历史上有较长时间是合在一起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冷西曾一度兼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和新华社社长。

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地方分社和军队分社等分支机构,很多都是与地方党报、军队报纸合一的。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发展,新华社各地分社先后随军进入新解放城市,参与了很多省市党报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党报和通讯社业务才逐渐分开、各自独立。

2.人民广播事业在新华社孕育、成长

人民广播事业是从新华社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很多地方广播电台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新华社开办的口语广播业务。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当时也称新华社口语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1年12月3日,延安台开办了日语广播节目,这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开端,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后来先后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扩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的通知》,决定将原新华总社的口语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

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的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等一系列地方新华广播电台,在初创时也是与地方新华分社在一起的。

3.中国新闻社与新华社的历史渊源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仍有业务新生与独立。中国新闻社是一个面向国外华侨华文报纸的新闻社,于1952年10月成立。它的早期工作是由新华社地方新闻编辑部华侨广播编辑组承担的,后扩大为华侨广播编辑部。中国新闻社于1957年脱离新华社成为独立建制的单位,1969年又合并到新华社,对外发稿一直使用中国新闻社的名义。1978年8月5日,中央批准同意新华社党组与国务院侨办党组呈送的《关于恢复中国新闻社原有建制和业务的报告》。中国新闻社恢复其“文革”前的建制,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4.对外输送大批新闻干部

新华社对党的新闻事业的贡献,还包括不同时期对外输送了大批优秀新闻干部。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中央领导就十分重视新华社业务干部的培养,西柏坡时期胡乔木领导的新华社总编室(也称小编辑部),就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工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主要新闻机构的领导,很多都曾有在新华社工作的经历。新华社的很多工作经验,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创新的开拓者

90年来,新华社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变革,大力推动变革,从新闻样态到新闻业态,从供稿形态到技术应用,推出许多重大创新,引领了时代潮流。

1.新闻样态上不断探索突破

在长期报道实践中,新华社对新闻报道样式、报道理念进行了多方探索,创造了众多独特新闻报道样态。

新华社开创的“新华体”,在标题、导语、结构和文风等方面形成独特风格,成为我国新闻采写的一种成熟写作范式。与此同时,“新华体”不断革新,其在各个阶段的创新变化也彰显出党的新闻宣传理念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提出“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的理论主张, 对我国新闻报道更新观念、从平面走向立体产生了积极影响;新华社提出让“文字、摄影两翼齐飞”的报道理念,大幅提高新闻图片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美,受到新闻界支持和认可。此外,新华社推出的“记者来信”“调查报告”、开创的“新华组稿”“图文互动”等报道样式,有效拓展了国内媒体的报道方式。2014年,新华社顺应媒体融合新趋势,推出“新华全媒头条”,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分类采写、适配制作、多元发布,打造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融媒态报道,在新闻界产生广泛影响。

2.供稿形态上不断变革优化

供稿业务是通讯社最核心、最根本的业务。新华社从最初的文字广播,不断扩充业务范围和供稿方式。

立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新华社持续深入推进供稿线路改革,调整发稿线路设置、产品结构,创新满足用户需求。新华社陆续开设图片、视频线路,本世纪初通过线路改革确立了“1+X”发稿架构。2016年,新华社对对内供稿线路进行了一次大的优化调整,将社文、财经、服务、体育、国内专稿等专线并入通稿新闻线路,同时加强新媒体供稿体系建设。

近年来,新华社不断完善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供稿库产品功能,形成“卫星供稿线路+全媒体供稿库”的新模式,开设了面向网络用户的新媒体专线、短视频专线、县级融媒体专线,还在全球主要通讯社中率先实现对主要发稿线路的全媒化改造。实现了向同时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需求转变,向交互发布模式转变,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构建起涵盖多种产品形态、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现代供稿体系。

3.传播业态上不断开拓创新

90年来,新华社不断拓展媒体业态,从建社之初以传统通讯社业务为主,发展到涵盖各类媒体的全媒体业态,为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80年代起,新华社先后创办《半月谈》《瞭望》《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等多家社办报刊,开创多个“第一”,并以独特的视角、务实的风格、丰富的内容迅速成为在国内颇具影响的报刊集群。新华社还是新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创者。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1985年1月2日, 新华社开辟《经济信息》专线, 正式播发综合性经济信息。在互联网建设方面,新华社1994年开始涉足互联网行业,1997年创办新华网,目前已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传播矩阵,成为中国网民了解世界、世界民众感知中国的重要渠道。

面对当前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新华社快速拓展新媒体传播。2017年2月上线“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向媒体开放一整套行业解决方案,初步构建起全媒体时代的“通联部”;2017年12月,搭建起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还建成全球媒体首个智能化编辑部,对新闻生产传播进行全流程再造,大幅提高新闻生产效率。

4.技术应用上不断提升引领

在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诞生的时候,便以当时先进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对外播发新闻电讯。随着新华社事业的发展,其在技术应用方面也不断在同行业中起到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紧跟传媒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和交流合作,提高新闻时效和质量,引领和带动业务创新发展。1985年2月1日,新华社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排版,开创了我国印刷行业用光与电代替传统铅与火的先例。1986年5月7日,新华社第一套编辑通信计算机处理系统投入运行,实现了新华社新闻通信向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的飞跃。1988年,新华社建立卫星数据直播系统,大大提高了新闻时效。2001年11月7日,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投入试运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品种的个性化服务。2005年11月7日,由新华社牵头承担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通过验收,填补了我国传媒领域的一项空白,等等。

近年来,新华社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传播技术体系,提高服务和引领业务建设的能力水平。新华社精心打造“新华智媒工程”,初步实现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在重大报道中发挥了较好效用。新华社不断推进“技术赋能”,跨界融合生产技术催化内容产品创新,在空间大数据采集、加工和媒体应用方面持续探索,“卫星新闻实验室”持续推出爆款产品。2019年,依托新华社组建的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聚焦研究与媒体融合生产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理论创新,努力掌握舆论传播战略主动。

四、党的新闻事业走向世界的先行者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宣机构,新华社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外宣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0年来,新华社事业不断拓展,已发展成为在海外拥有180多个分支机构的世界性通讯社。

1.封锁围困中开启对外新闻宣传

早在成立初期,红中社播发的电讯就曾穿越敌人重重封锁,辗转传播到海外,对扩大宣传中国共产党和苏区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抗日战争初期,新华社曾以电讯或通讯稿的形式向苏联对外新闻社提供有关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作战材料。1941年7月新华社接办《中国通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外文宣传刊物。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办日语广播节目;1946年9月,新华社在延安创办英语口语广播。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在延安开办英文文字广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第一次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向国外播发英文新闻。

解放战争期间,从1947年5月到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在海外先后建立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分社。早期的驻外分社配合党的外宣工作进行积极的宣传报道,在扩大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的国际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迈上外交和国际新闻报道第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依托新中国的大舞台,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同时也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

1950年至1955年间,新华社先后在莫斯科、新德里、柏林、河内、雅加达、华沙、仰光建立了驻外分社。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华社在朝鲜建立了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停战谈判、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一系列有我国政府派代表参加的重大外交和国际事件报道中,一批新华社记者走出国门,走上外交和国际新闻报道第一线,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在新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毛泽东提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建设世界性通讯社成为新华社的目标。新华社记者迈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创建分社,开辟新华社的事业,同时也为开拓我国对外交往做了许多沟通、铺垫和促进的工作。新华社还通过聘请报道员和建立出稿站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国际新闻稿源,推进新华社新闻在海外落地的工作。

3.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

改革开放后,新华社于1983年1月提出要在20世纪末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为此,新华社不断加强国际新闻报道和海外新闻供稿等工作,逐步在部分重点地区建立了驻外总分社和不同语种的海外编辑部。

1998年1月,新华社宣布基本实现建成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为胜利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任务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进入21世纪后,新华社根据中国发展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探索对外传播的新方式新途径,取得显著成效。新华社不断增强在国际传媒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进海外阵地建设,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规模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进入新时代,新华社积极适应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情况,以改进创新对外报道、国际报道为引领,努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建设,成功跻身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方阵;调整优化海外工作布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4.服务党中央决策基本职能实现新拓展

2015年12月,新华社成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并且是其中唯一的媒体型智库。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媒体型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之路,推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突出成绩。2019年,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牵头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2021年2月28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以全媒体形态向全球发布智库报告《中国减贫学——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减贫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这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切实发挥媒体型智库优势的成功实践。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还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活动,进一步增强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主张、宣介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智慧。

五、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作风的践行者

作为中国共产党较早建立、历史悠久的新闻舆论机构,90年来,新华社在履行职责、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长期实践中,积淀凝结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丰富了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作风。

1.对党忠诚,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新华社在坚持党性原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传统对我国新闻战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从创立开始,红中社就一直把宣传党和工农政权的方针路线与政策主张,向根据地内外群众传达党和工农政府的声音作为根本任务。尽管情况不断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和宣传任务也在不断调整,但新华社不断总结经验,一直保持着坚持党性原则的传统。而新华社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强敌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始终坚定信仰,铸就了党的新闻史上一座座丰碑。1935年6月,红中社社长瞿秋白拒绝劝降收买,高唱《国际歌》从容赴难。在新华社历史上,至少有150多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壮烈牺牲。他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2.勿忘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

新闻舆论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华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理念,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精神的纽带和桥梁。

“勿忘人民”,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早已深入人心。新华社记者坚持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他们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把群众当老师,奉献出了一篇篇流传广泛、传诵至今的新闻名篇。近年来,新华社弘扬勿忘人民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扎根工程,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佳作越来越多。

3.实事求是,坚持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工作亦是如此。新华社一向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新闻工作的生命线和记者安身立命之本、成长成才之路,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新华社始终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提高新闻的指导性和针对性。1947年,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和《晋绥日报》就报道中“客里空”现象,开展了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的大讨论,提倡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了新闻队伍的素质和读者对党的新闻事业的信任,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而新华社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新闻工作者无一不是调查研究的楷模,为新闻工作者立了榜样、作了示范。

4.精益求精,倡导清新文风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新华社历史上多次开展业务练兵活动、制定措施,提高采编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提倡清新文风。

1946年,新华社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公开信,呼吁“电讯要简练”,以改进简讯写作入手加强业务训练。1951年,新华社开展练笔运动,以消灭稿件中的错误和文字冗长等毛病,培养严谨作风,随后中宣部做出在全国新闻出版界开展一次消灭错误运动的决定。1981年新华社建社50周年茶话会上,习仲勋同志提出改进报道的“五字方针”:真、短、快、活、强,新华社掀起业务改革热潮。90年代,新华社针对报道方面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再次提出“抓作风,改文风”。

近年来,新华社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先后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走转改”活动等,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在全社开展“清新文风”范文评选;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记者编辑转变作风,收到良好效果。新华社把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推出一大批深入生产生活一线的精品力作,如《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等。新华社西藏分社克服高寒缺氧严重等困难挑战,扎根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一线,书写了忠诚奉献、勇担使命的亮丽篇章,成为全国新闻战线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新华社建社8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新华社是我们党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的新闻舆论重镇”,“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华社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几乎见证、报道了党的全部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历史时刻,这在党所领导的媒体中是独有的。新华社的红色基因、红色气质、红色传统,根植血脉,历久弥新,已成为新华社在新时代挺进主战场、占领主阵地、掌握主动权,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