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去向何方这个问题亟待回答,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独特现象的讨论在当下则日益变得重要。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中国以科学的方法、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对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坚定立场,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成果。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创下了18.4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增长率为5%。外汇储备达3.2万亿美元。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到47000公里。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占比达60%,并在近十年内超越美国六倍之多。
在中亚,各国都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成果,关注并学习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像华为、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中国企业,不仅仅凭借实惠的价格,还依靠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吸引着全球消费者的目光。如今哈萨克斯坦人民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国生产的手机、通信服务、电脑、在线购物平台,甚至已经开始驾驶中国制造的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的脱贫经验也已被正式纳入国家扶贫计划。
贫困是削弱人类尊严并束缚经济活力的因素。然而中国的经验表明,消除贫困为街道上的清洁带来了变化,最小村庄的街道焕然一新,曾经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们,不再为生存而奋斗,而是愿意珍惜生态环境,投入教育,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
当前,由美国发起的全球性关税正引发一系列新的冲突和挑战,对全球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这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即面向中亚加强区域合作。
今天,新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整体增长产生着深远影响。我曾到访乌鲁木齐,并感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以乌鲁木齐地铁为例,它于2018年开通,截至目前已经拥有32公里的线路。相比之下,阿拉木图的地铁自2011年投入使用至今,仅有约13公里的里程。
2024年,新疆的GDP突破了2730亿美元,增长率为6.1%。值得注意的是,新疆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3.7%。中国西部地区的增长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增长动力,特别是新疆的高速铁路建设,包括将其延伸至伊宁,进一步连接喀什及其他城镇,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中国西部地区居民的财富增长也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动力。
对于中亚来说,中国实际上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为那些希望加速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这些国家和人民希望在保持独立性和主权的同时,逐步实现现代化。而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中亚区域合作的潜力也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推动共同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
作者: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专家俱乐部董事会成员 阿季利·考肯诺夫
来源:在“红厅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