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 中国记者> 正文

发现 预判 引领 整合

——瞭望智库深耕金融领域的思考

2024-02-01 09:14《中国记者》
分享至:
作者:胡梅娟 聂欧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智库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信心,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智力支持,为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搭建合作桥梁。

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积极探索“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的发展规律,十年来深耕金融领域报道与研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金融综合改革前沿性话题、金融领域苗头性、突出性问题等,注重发挥调研优势,践行“开门办智库”理念,着力提升发现能力、预判能力、引领能力和整合能力,打造瞭望智库在金融业站高望远谋实的品牌形象,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发现能力是基础,需时刻敏锐洞察行业动向

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作为金融领域的专业智库,为跟踪反映金融市场风险,金融研究中心团队牢记防范金融风险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的原则,围绕不良资产、债市发展等,奔走采编一线,开展扎实调研。早在2013年瞭望智库成立之初就发表封面组稿《不良率调查》,深挖浙江等地银行不良率风险实况,提前预警区域金融风险。同年,瞭望智库发表封面组稿《金融空转》,提前预警信托、资管、典当、融资租赁等类金融形态以及实体企业三角债风险,以金融空转一词提示监管部门整顿影子银行。

2022年撰写的关于债市结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困境、建立全国统一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等专题文章,均引起中央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稿件对于全面调查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纾困基金、地方企业融资平台、地方企业信用保障平台等机构,不留风险死角,不留暗包脓疮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瞭望智库调研多省财政现状和银行坏账情况,2023年撰写并发布《2023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研究报告》,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肯定,得到中国信达、中国长城、浙商资产、中原资产等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度评价,实现了1.27亿条百度搜索量。

实践表明,“发现能力”是媒体的天然优势,更是瞭望智库研究员的“本手”。金融研究中心经过十年发展,具备了成建制、成体系的金融领域报道和研究能力,形成站高望远的发现能力:一方面,发扬媒体优势,扩大在政府端、市场端、同业端的影响力,通过与业内各类资深人士的深度沟通,打造其他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行业参与度;另一方面,深耕建言献策,既以敏锐嗅觉和调研能力搭建学术咨询体系,又通过打造渠道优势,广纳谏言,用好中央政策的市场反馈。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发现能力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预判能力是关键,准确把握趋势是立足之本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高质量智库建设提出了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要求。从智库发展规律来讲,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从战略层面适度超前输出对策思想,是智库的立足之本。

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针对金融领域的重要话题,加大预判分析,撰写《2018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研究白皮书》《2019消费金融新趋势报告——技术升级与用户下沉》《2020创新资本形成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报告》《2022中小银行发展分析报告》等,并于2020年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合作出版《全球视野下中国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预判了金融行业技术革新、用户下沉和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等新趋势,推动金融业相关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全球视野下中国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为中国人民银行后续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部分依据,被诸多银行科技部门视为预判风险的重要读物。

金融扶贫、个人征信发展、数字化转型、数字货币与贸易便利化等,也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围绕这些话题,金融研究中心连续撰写《大国扶贫》《“十四五”开局——大国消费金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查研究报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与跨境支付系统创新性破题》等大型报告,均引起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重视,为推进完善经济金融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种决策报告满天飞的信息过剩时代,准确预判需要数据支撑,更需要持续深耕,才能做到拨云见日,杜绝人云亦云。针对消费金融领域的众说纷纭,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银行等机构合作,2021年起连续三年推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系列报告。同时,自2021年起,连续每半年发布《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使用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一手刷卡数据,对GDP总量百强城市、百万数据样本、90多万个商圈街道、320万个小微及个体工商户进行抽样,形成了国内一手数据量大、涉及人群多、覆盖地域广、标签描述丰富、动态监测实时的系列消费指数。数据为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瞭望智库还不断创新研究手段,以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提升预判的科学性。金融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先试之地。相较于其他智库,瞭望智库更早了解到数字经济对一个行业的颠覆性改变,也更乐于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瞭望智库正尝试与证监会旗下的大数据部门——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对其数据进行打标签,对特定产品、投资者画像、舆情走向等进行研究,并探索构建大语言模型LLM,让数据说真话。瞭望智库目前还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民生银行等机构,探索专精特新企业潜力发展指数结构,结合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数据抓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模型预判等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全方位画像,帮助金融机构评级、授信和防范风险。

三、引领能力是内功,是智库上台阶的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政府研究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央国企、媒体等机构共同发力,智库行业方兴未艾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带来同质化问题。

面对这种行业境遇,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针对单个领域、单个项目的游击战越来越难打,单纯的论坛、会议、稿件等效果已现天花板。为此,瞭望智库确立大兵团作战理念,力争成为金融机构“出大主意”“打大仗”的军师,助力金融机构改革思路、执行能力等都更上一层楼。例如,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银行多个部门连续五年合作,从最初的信用卡中心到科技部、零售部、对公业务部、战略客户部,再到光大云缴费、消保部、总行办公室等,以全案营销模式满足对方多重需求,共同成长,形成数千万元的合作规模。连续三年共同发布《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等报告,满足光大银行提升行研能力、市场感知能力的需求,并创造了单册报告2.7亿的传播量。通过举办多个主题的研讨会,促进光大银行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提升政策执行力。双方还通过调研浙江、安徽等地企业,促进光大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为及早突破产品同质化瓶颈,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通过快速探究前沿领域,实现“总是被模仿、很难被超越”的优势。2020年,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就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研究发布《数据资产、账户与要素交易流转机制研究——基于银行保险机构的实践》,是金融行业较早研究数据资产、引领前沿探讨的大型研究报告,得到了原银保监会等多个部门的重视。

2023年以来,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树立成为中国一流的新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建设目标,开启跨领域能力建设,着重探索构建数据分析、政策评估、机构咨询等能力。瞭望智库结合市场估值法、数据模型法、非线性加权法三种计算方式,对商业银行拥有的企业和个人数据、财务和审计数据、资金流和信息流数据、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数据等进行估值,并对一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资产进行三种方式的计算,探索银行数据资产的价值,形成《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同时,邀请中央网信办、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部门负责人召开探索数据资产评估方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研讨会。白皮书不仅实现了8000多万百度搜索量,还迅速引发了金融领域对于数据资产确权的积极讨论。瞭望智库也因此被公认为同类前沿话题的引领者,成为行业标杆。

瞭望智库还突破传统媒体思维,从“追着新闻跑”到“被新闻拥着跑”,实现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出击的转变。比如,2023年,瞭望智库与济南市地方金融局共同举办2023济南科创金融论坛,利用新华社全媒体矩阵对论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报道。新华社推特(Twitter)、新华社脸书(Facebook)、新华社优兔(YouTube)三大官方海外账号以及新华社国际客户端、新华网英文版、新华网英文客户端等同时发力,向全世界展现论坛盛况,相关评论及点赞达亿级,明显提升了济南的全球知名度。一周内,各环节的百度关键词搜索量就达2.58亿条。

四、整合能力是实现规模效应的必由之路

智库是智力密集型组织,人才是智库的第一资源。智库要实现规模效应,需要通过集聚资源,发挥平台作用,打造智库影响力。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为此确立四方面重要工作:

一是做细分领域资源的“集大成者”。在2023济南科创金融论坛,除了传播效应之外,瞭望智库邀请数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帮助济南形成了一批招商成果,惠及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富邦华一银行济南分行在论坛上正式揭牌,成为济南引进的第五家外资银行;上海技术交易所山东分中心落户济南。中国信达、德国安顾、兴业银行与济南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金融服务和产业项目对接。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与山东国惠、中泰证券、华泰证券分别签约组建科创产业发展基金、科创产业价值基金、科创产业成长基金,打造科创金融百亿母基金。项目路演中,6家科创企业与投资机构现场签约,达成投资意向;1家保险经纪公司总部拟迁址济南。此外,腾讯集团、花旗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等机构均表达了与济南的合作意愿。

二是做新金融圈群文化及社交网络的召集人。瞭望智库在过去多年的圈群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沙龙、思享会、分享会等“轻资产”方式加强圈群凝聚力,拓展周边资源。借助当下火热的“体育社交”,结合全国青联、全国金融青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等资源打造户外跑步团、青年读书会等松散组织,以惬意轻松的圈群文化集聚新思想、新智慧。

瞭望智库经过十年发展,还拥有两个重要平台,即粉丝量超过600万的瞭望智库公众号、粉丝量近100万的垂直类产经领域公众号财经国家周刊。未来,瞭望智库将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联合中国金融出版社等机构,通过组织党建联建、思想沙龙、读者见面会等,聚集更多的业内人士,增强的黏合度。

三是与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企业智库深度串联。长期以来,瞭望智库与金融行业各官方商协会充分合作,与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建设银行研修院、农业银行战略研究院以及腾讯研究院、阿里研究院等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瞭望智库还与北京金融法院、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合作,分别于202311月共同举办金融街论坛金融助力消费的风险防范和法治治理分论坛,共同研究发布《2023中国金融腐败与金融犯罪现状及趋势报告》,打响国家高端智库在金融法治领域的双响炮。一方面搭建了决策与行业两个圈层的沟通平台,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调研机制;另一方面,解决了瞭望智库人手紧缺的问题,借助外部人才形成权威高端客观正向的互动平台、决策思想阵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成熟案例。

四是成为考察政策成效的独立评估方。国家智库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建立有关部门对智库评估意见的反馈、公开、运用等制度,健全决策机制。瞭望智库承担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建设职责,探索以独立调查能力、创新研究能力结合内外部数据库,对中央、地方和行业政策进行前后评估,逐步在特定领域打造出同业较难企及的发言权,填补市场空白。当前,瞭望智库正与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机构探讨金融支持民企政策的落实情况,结合金融机构和工信部数据进行独家客观的评估。未来,金融研究中心还将沉淀一系列金融政策的评估产品,力争在政策评估领域独树一帜。

当前的智库运营,是极为广泛的决策认知和市场意识的觉醒。围绕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瞭望智库十周年再出发,将继续深化在金融领域的探索,从人才聚合、资源累积和技术进步等层面,打造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作者分别系瞭望周刊社智库中心主任、瞭望智库理事长、高级编辑,瞭望智库副总编辑)

                                                                                                                                     编